第2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乐为百姓鼓与呼
认真完成自己的两项使命
以文为魂 助力建设文化旅游大市
市九届政协委员培训会召开
坚持诚信经营 积极回报社会
我市开展展会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活动
提高素质 充分履行好政协委员职责
“好女儿”叶小兰
供水管理处 四举措推进服务管理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0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文为魂 助力建设文化旅游大市
——访市九届政协委员胡文平
 

本报记者 朱玲 符晓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建设文化旅游大市,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作为一个来自基层的政协委员,我觉得自己要做的事,就是要不断地完善文化建设,为景区、景点的开发注入文化的灵魂,使它们真正成为有活力、有生命力的产业载体……”政协嘉峪关市九届一次会议召开前夕,记者采访了新当选的市九届政协委员、文化馆馆长胡文平。

胡文平认为,嘉峪关在河西走廊文化圈的浸润中,灿烂的文化与壮美的河山交相辉映,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黑山石刻、魏晋墓地下画廊、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七一冰川、新城草湖以及戈壁、沙漠、绿洲、草原、冰川、峡谷……同时,新建的华强方特欢乐世界,保持了嘉峪关旅游形态的多样性,也趋于更加完整、完善的状态,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品位高、存量大、种类多、积淀厚,具有巨大的发展优势。

作为一名来自文化馆的政协委员,胡文平把目光聚集到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上,他认为我市应该努力实现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整合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及全市文化部门的力量,统筹规划群众文化活动,打造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向上、情趣高雅的群众文化品牌,继续做好“雄关大舞台”、“雄关大讲堂”、“雄关大展厅”、“雄关大赛场”等文化品牌建设,实现群众文化的辅导、培训、演出、提高、创新的一体化格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胡文平认为,要着力加强本土文化的基础研究,不断拓展其内涵和外延,成立嘉峪关长城研究院,系统规划、研究和挖掘本土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源产业化提供基础研究资料;编辑出版嘉峪关文化丛书,系统整理嘉峪关地理、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嘉峪关特色文化研究,每年向社会发布一批嘉峪关文化研究项目,以项目资金为纽带,形成研究成果,为文化产业发展服务。《北漠尘清》实现了我市大型剧目创排零的突破,2016年,要争取编排一批反映本土文化内涵的大型剧目,宣传嘉峪关,实现剧目与旅游的融合发展。要着力强化城市文化建设,从城市建筑、绿化、色彩、雕塑等方面,突出本土文化特色,尤其是一些古典建筑的亭、台、楼、阁要形成完整统一的文化体系,要把嘉峪关特色熔铸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胡文平建议要突出本土化、经典性、唯一性,要以本土文化研究为依托,抓好丝博园、花博园等重大项目,眼睛更要盯准那些投入小、见效快、文化含量高的小项目。文化馆、博物馆要将沉睡的馆藏文化和资源产品化,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要加大活态化传承的力度,实现产业化。各文化企业、文化中介机构要在开发具有嘉峪关特色文化产品上下工夫,争取研发一批十万元、百万元、千万元的小产品市场,政府将拿出资金对有市场前景的产品进行奖励,推动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有关部门要做好项目库建设,要通过政策投资、招商引资等措施,实现项目落地,通过项目建设,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4  
 
   
   
   


 陇ICP备09001133号
嘉峪关日报社主办 地址:嘉峪关市建设西路10号 邮编:735100
电话:0937-6287604 广告:0937-6224603

所有内容嘉峪关日报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